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6)日以地主城市市長的身分出席「臺北國際城市論壇」,他在論壇一開始,以英語、馬來語、西班牙語、日語、立陶宛語、希伯來語、吐瓦魯語、馬紹爾語 、芬蘭語、瑞典語、印尼語,問候與會市長及貴賓們,歡迎他們來到臺北市。他打趣說,既然他花了不少時間來問候大家,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臺北的熱情了。就像許多在座的市長一樣,他幾乎每天都要在不同的場合發表演說,有一件事他學到了,那就是——演講越短,掌聲越真誠,所以他簡短地說「歡迎來到臺北,相信今天的交流,會為我們的城市帶來豐富的靈感與創意,臺北市歡迎大家!」緊接著,蔣萬安以英文短講介紹臺北市的重大政策。蔣萬安說,在臺北,市府相信,打造一座健康的城市,是讓人們能夠身心自由地過生活。對臺北市民來說,真正的健康,是能自由地走出家門、與他人連結,活得自在、有尊嚴。蔣萬安表示,就在今年,《Time Out》雜誌將臺北評為全球最佳公共交通系統第五名;臺北捷運也在過去幾年中,六度榮登「全球可靠度」排行榜的冠軍。可以說,公共運輸是臺北市這座城市的「跳動心臟」。但是,真正將交通延伸進每一條巷弄與社區的是臺北市的共享單車系統—YouBike,騎乘單車更是健康生活的象徵。蔣萬安接著說,去(113)年,臺北市政府推出一項新政策:每趟YouBike的前30分鐘免費。這不僅是幫市民省錢,更是連接「綠色通勤最後一哩路」的關鍵,也讓市民更容易踏出家門,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創新,不只是免費這一點,而是如何在需求高峰時段,確保每個人都能隨時借到車。對此,市府建立了一套即時數據儀表板,追蹤各站點的車輛流動、動態調度車輛,也根據即時需求,啟動新一輪的車輛採購與站點擴建。這些努力帶來了驚人的成果:YouBike每日騎乘量從12.6萬次成長到19.1萬次,增幅達51%。更令人振奮的是,根據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一的使用者表示,正是這項政策讓他們從開車或騎機車,轉而使用YouBike,這不只是交通方式的改變,更是生活習慣的轉變。蔣萬安說,臺北市政府對健康的關注涵蓋所有年齡層,特別是最年輕的一代。北市府啟動「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政策,現在臺北的學生每週只要刷學生證,就能在任何一家便利商店免費領取一瓶牛奶,他也在現場拿出一盒鮮奶跟與會者們說「各位女士先生們,今天我也準備了鮮奶,讓我們一起舉杯——乾杯!」蔣萬安表示,臺北市的鮮奶週報做出了屬於自己的「數位創新」。臺灣是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第二高的國家,北市府與便利商店業者合作,結合悠遊卡系統,打造了一個數位平台,能夠處理身分驗證、庫存追蹤以及冷鏈配送。在政策上路的首月內,臺北市的學生就多喝了將近60萬瓶牛奶,更棒的是,根據調查,在知道這項政策的民眾中,有87%表示支持。鮮奶週報只是第一步,未來,北市府將可利用同樣的系統,發放孕婦營養包、緊急物資等,讓城市服務走進社區,走進每個人家中——無須排隊、無須等候,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蔣萬安說,談到健康城市,就不能不提到運動,自1999年以來,臺北市已在每個行政區興建了一座運動中心,如今,臺北市各運動中心每年累積的使用人次超過870萬人次,預計明年將突破1,000萬人次。臺北市政府正在建設更多新運動中心,導入智慧科技與共融設計。例如,在即將啟用的港工運動中心將導入AI技術,用於棒球訓練分析;將於明(115)年啟用的新生運動中心,將全面無障礙設計,讓身心障礙者也能安心自在地運動。市府正在以包容、多元與創新的方式,打造一個健康的臺北。蔣萬安接著說,根據英國「生活品質研究院」在這個月公布的2025年「幸福城市指數」,臺北從去年的第46名一舉躍升至全球第8名,這是臺北市多年努力的成果。城市治理,需要不斷地創新與演進,正如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的口號所說:「運動無界─人生無限」(Sports beyond age. Life without limits.),他和與會的各位市長及城市代表有著同樣的使命:讓市民無論年齡、背景或性別,都能健康、快樂、自由地生活。他在結語時也不忘再次感謝與會者,誠摯歡迎貴賓們來到臺北市!
為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即將於本(2025)年5月17日盛大開幕,臺北市長蔣萬安於5月16日分別接見來自澳洲黃金海岸、馬來西亞檳城、美國鳳凰城與新加坡西北區市長,就城市永續、智慧治理、觀光發展與文化教育等議題進行交流,強化城市外交連結。 會見澳洲黃金海岸市市長泰德(Tom Tate)時,蔣市長感謝Tate市長第四次率團訪臺,並親自參與本屆世壯運橄欖球比賽,展現運動外交與城市合作的熱忱。雙方重申將在教育、智慧城市、綠色能源及青年交流等議題持續深化合作,並共推城市運動文化風氣。 接見馬來西亞檳城市長安東尼(Rajendran P. Anthony)時,蔣市長特別指出,兩市自2011年締結友誼市以來,在文化、防災治理等領域互動良好,上(2024)檳城副市長也曾來訪出席城市防災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談進一步確認雙方未來將擴展在觀光推廣、高齡友善城市政策、社區健康促進等多元領域的合作機會。 在與美國鳳凰城市副市長歐布萊恩(Ann O’Brien)會談中,蔣市長回顧兩市自1979年締結姊妹市以來的深厚基礎,肯定彼此在醫療科技、教育及文化創意產業的交流成果。此次雙方也就台積電在美擴大投資後產業鏈整合及青年人才雙向交流進行具體討論,未來將探索更多策略性合作項目。 在與新加坡西北區市長任梓銘(Alex Yam)會晤時,蔣市長則提及,曾於前(2023)年率團訪星,促進了雙方在住宅規劃、友善交通及城市治理上的對話與學習,獲益良多。此次再度會晤,臺北與新加坡將規劃健康促進、社區關懷等主題進行合作,共同朝向幸福永續城市目標前進。 蔣市長表示,各城市均是臺北市締盟多年的姊妹市或互動密切的國際友好城市,透過本次會面與對談,除加深雙城雙邊關係,也展現城市透過體育、文化與治理合作,共創更大市民福祉的決心。蔣市長也誠摯邀請各市持續參與臺北主辦的國際活動,攜手推動全球城市交流合作典範。
發稿單位:新工處發稿日期:114年5月22日新聞聯絡人:陳大分聯絡電話:0963-562-778聯絡人:洪辰儒聯絡電話:0963-562-709 忠孝東路5段524巷人行實體區隔完成,舒適通行更安心 臺北市在近年推動標線型人行道的設置,在狹小巷弄劃設綠色的通行空間,限制車輛不得停放行駛,行人通行動線更完整串聯,也更健全了行人的通行環境。但是標線型人行道雖然提供了行人更多的專用通行空間,與車之間卻毫無隔離設施,行走時,不時需擔心與旁邊的車輛近距離接觸,為減少此一不安疑慮,市府規劃以增設緣石及護欄等實體區隔方式來提升行人的安全感,在近期選定了忠孝東路5段524巷進行改善作業,並已施作完成,讓民眾可以更舒適安心的行走。 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本次新工處選定改善早前已劃設標線型人行道的忠孝東路5段524巷,改善方式依據「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採實體區隔,於人行空間外緣設置緣石與護欄阻絕車輛,行人與車輛不再共用通行路線,創造獨立的實體空間,行走時更不會忐忑不安。 新工處工務科中區工務所主任洪辰儒表示,本次改善作業整合了所有相關單位及設施,新工處先更新預鑄側溝為場鑄側溝,減少日後溝蓋板跳動的問題,接著再於標線型人行道設置緣石及護欄,同時協調交通管制工程處及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等單位,將號誌桿與立燈桿移設適當位置,避免行人通行淨寬縮減,最後再進行道路全面銑鋪,重新上妝,呈現1條舒適優雅的道路給市民朋友。 松山區松光里表示,忠孝東路5段524巷是連接廣慈博愛園區最重要的道路,非常多的民眾甚至長者依賴這條巷道行走。本次新工處改善後,使用安全大幅提升,連娃娃車都能安心推行!外觀上更讓巷道美觀升級,讓很多經過的朋友驚嘆,安心通行的氛圍彷彿置身交通舒適的日本,除了讓里民耳目一新,也更期待未來所有臺北市的道路都能如此高標!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日前盛大登場,來自全球的優秀選手與加油團紛紛齊聚雙北,臺北捷運的人氣明星「捷米」出任務,特地現身世壯運開幕典禮,幫世界各國選手夥伴加油打氣,邀請大家在賽場上競技交流,留下美好回憶!臺北大巨蛋世壯運開幕典禮,各國選手在準備區整裝等待進場時,「捷米」驚喜現身與各地選手或加油團揮手擊掌、開心合影,熱情好動的「捷米」讓等待時間變得活潑又有趣。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臺北捷運公司有許多優秀同仁報名參與競賽項目,不論是羽球、桌球、壘球、田徑等各種賽事,賽場上都有北捷同仁英姿颯颯的身影。19日「捷米」特地前往臺北體育館,為臺北捷運羽球隊成員加油打氣,一出場立刻成為焦點,各國羽球好手紛紛拿出手機,搶著與「捷米」合照,宛如粉絲見面會。受到熱烈歡迎的「捷米」,比賽時在看臺區目不轉睛地關注選手精彩表現,用熱烈掌聲為大家加油!21日則前往新莊體育館,賽前與參加桌球賽的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黃清信、臺北市交通局局長謝銘鴻拉筋暖身,一起大跳應援舞!賽後連裁判長都擋不住「捷米」魅力,開心合影留念,一場「捷米」旋風席捲新莊體育館。 接下來,忙碌的大明星「捷米」將不定時出現在世壯運賽事場館,為大家加油應援,讓更多選手感受到臺北捷運的熱情友善,歡迎大小朋友在世壯運期間一起來找「捷米」拍照打卡,有關「捷米」出任務影片可至「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官方臉書專頁查看。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應「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個人公路賽,於114年5月26日0時至5月28日18時(視現場狀況提前或延後)管制本市北投區小油坑停車場及其聯絡道路,公車依據改道表行駛,取消停靠「小油坑服務站」(往北)公車站位(如附件)。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相關營運資訊可在「大臺北公車」網站(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com.tw)查詢,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前開活動之詳細交通管制措施,請向活動主辦單位或轄區分局洽詢。如對公車交管措施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以下空白-改道表.ods
臺北市政府於5月22、23日出席泰國曼谷「2025危機管理會議(Crisis Management Conference 2025)」,並由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劉永洀副局長率員與各國際城市分享臺北市因應危機事件中的處理與協調,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本次會議與會者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東京、首爾、新加坡、馬尼拉、雅加達、吉隆坡、曼谷等9個會員城市,由曼谷副市長塔維達·卡莫維(Tavida Kamolvej)致歡迎詞,拉開會議活動序幕,以「危機管理合作」為主題,並強調建立會員城市間綜合防災管理合作框架,內容包含4項子議題:1.「創新智慧城市:城市弱勢人口、道路安全」2.「氣候變遷:PM 2.5、城市洪水」3.「全災害計畫(CBRN)」4.「危機事件的協調」 因應極端氣候影響,與多數會員城市均面臨高溫、強降雨等極端氣候造成的各種災害威脅,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成立以來,在運作與協調相關單位共同應變上,有多次執行成功經驗,臺北市由消防局劉永洀副局長代表,向各會員城市分享「危機事件的協調-以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為例」介紹本市特性與本市處理危機事件時之作為及相關協調工作說明及近年來在災害防救所做的努力與成果,希望透過本市面對災害處置的經驗,與國際城市間進行交流,強化會員城市間的良好互動與持續精進合作網絡。 危機管理網(Network for Crisis Management)為日本東京都於2001年邀集亞洲主要城市的危機聯合機制,跨國共同應對都市所面臨挑戰,目前計有14 個會員城市,每個會員城市輪流舉辦「危機管理會議(Crisis Management Conference)」,臺北市為創始會員城市之一,每年均透過該網絡進行救災資訊聯絡、國際城市搜救訓練(IUSAR)和綜合防災訓練等合作活動,透過彼此分享經驗和技術,共同提升城市韌性和災害應變能力,為市民創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熱鬧登場,為了舒緩選手們緊繃的身心狀態,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與體育局攜手合作,安排專業視障按摩師進駐三大競賽場館──臺北體育館、臺北田徑場與臺北和平籃球館,選手只要出示認證卡,即可享有免費按摩服務。 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這次藉由國際賽事的機會,讓更多人親身體驗視障按摩師的專業與用心,不只是舒緩疲勞,更是推廣視障者職涯發展與社會支持的一步,這也是落實台北市府向來的施政理念,盼打造一個高齡友善、身心共融的城市,而視障按摩正是結合「照顧」與「就業」的最佳例證。 視障按摩師的細膩手法,讓許多體驗過的選手直呼驚艷,除了放鬆肌肉、舒緩緊繃,也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鼓舞;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也不吝讚美,稱讚臺灣的按摩服務細緻又貼心,為這場國際賽事注入濃濃的人情味。而此次的按摩服務配合世壯運賽程,於臺北體育館與臺北和平籃球館持續提供至5月27日,勞動局表示,歡迎所有參賽選手、賽事工作人員及志工朋友們前往體驗,給自己10分鐘的放鬆時光,蓄滿能量再出發。 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補充指出,臺北市推動視障按摩服務多年,不只是媒合就業,更鼓勵市府各單位及社區據點合作,引入視障按摩服務、落實社區照顧,這次透過世壯運的國際舞台,讓更多人看見視障者的專業與價值,也成為選手們的最佳後援。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X 重建處視障按摩服務活動日期服務時間活動地點5/18-5/23每日13:00-16:00臺北田徑場5/19-5/27每日13:00-16:00臺北體育館5/23-5/27每日13:00-16:00和平籃球館
承辦單位:綜合企劃科發稿日期:114年5月22日聯 絡 人:洪明宏科長聯絡電話:0914-059-053 臺北市環保局為響應2025年世界環境日「終結塑膠污染Ending Plastic Pollution」主題,於6月1日(星期日)在西門紅樓舉辦「來去臺北看戲劇 無『塑』限劇場」,除邀請知名兒童劇團「如果兒童劇團」帶來上、下午各1場次(11時及14時)的精彩演出,以生動的故事向大眾傳遞減塑的重要性外,場外也安排趣味闖關,完成闖關者可獲得闖關禮。另外為推廣「無塑生活」,當天提供多款清涼解渴的飲料自助吧,只要「自備環保杯」就可暢飲,讓自備成為你的標配。這是一場充滿趣味的環保盛會,有喝、有玩又有禮品可拿,千萬不要錯過!本次活動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4優質教育」、「12責任消費與生產」及「13氣候行動」三大核心理念,演出劇目《愛漂亮的烏鴉》,藉由童趣故事描繪動物角色面對塑膠污染的困境及解決方式,以更生動、更有感的方式與大眾溝通,也盼在親子共賞演出後,將想法與理念與家人分享,帶動家庭共同尋找在生活上可以實踐的減塑行動。環保局說明,每場演出觀眾限額240人,採線上報名,演出開始前30分鐘開放進場,演出後10分鐘將不再開放進場。環保局還設計趣味闖關活動,邀請親子共同參與,一起認識減塑議題,完成闖關還可獲得精美小禮,數量有限不要錯過啦!活動當天現場還有「淨零拚轉型 節電3%獎百萬」抽獎推廣攤位,歡迎民眾攜帶電費單前往,由專人協助現場登錄參加抽獎,還可獲得限量小禮物!臺北市環保局表示,保護環境不應只是理念,更需透過創意與日常實踐來實現。邀請大家一起來看戲、學環保,一起終結塑膠污染。報名請上「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至活動登場前一天 23:59或額滿為止,相關問題亦可電洽02-2218-9099分機233黃先生、02-2720-8889分機7232彭先生詢問。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應影視拍攝管制作業,114年5月24日5時起至19時止於寶慶路(桃源街【不含】至博愛路【不含】)實施交通管制(視現場交通管制狀況提前、延後或擴大、縮小範圍),原行駛管制路段之18、20、222及仁愛幹線等15線公車將配合改道行駛,受影響公車站位計有「寶慶路」1站,公車改道及取消站位如附表。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因交通管制改道而停用之站位,在「大臺北公車」網頁(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gov.taipei)以及智慧型站牌,在停用站位的到站資訊將顯示「交管不停靠」,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請民眾可善加利用。如對公車改道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524電影拍攝改道表v2.ods
發稿日期:114年5月22日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過九成的末期腎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變,尤以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難度大增,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面對DKD帶來的多重挑戰,單一專科或個別醫師已難以應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必須走出傳統單科診治的框架,邁向跨科別整合與跨專業協同的照護模式。因此,和平院區近年推動設立「腎臟病整合照護中心」,整合腎臟科、心臟科、內分泌科、營養師、藥師、個案管理師等多方專業人力,提供患者全人、全程、全隊的醫療服務。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常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包括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與心臟用藥,每日服藥數量常高達10至15顆以上。藥物交互作用風險隨之提高,患者也易對長期服藥產生疑慮,進而影響治療成效,許多人甚至質疑:「吃這麼多藥,不會更傷腎嗎?」為改善此困境,院區藥師提供一對一的「個別化用藥諮詢」,針對用藥時機、潛在交互作用及實際服藥狀況進行說明與調整,並透過衛教提升病患的服藥遵從性。同時,營養師依據腎功能、蛋白尿程度及共病情形,設計個別化飲食建議,在限制鉀、鈉、磷與蛋白質攝取的同時,確保營養攝取均衡。個案管理師則負責追蹤檢查數據與回診狀況,確保患者獲得持續性照護。陳永泰指出,過去十年間,糖尿病腎病變的藥物治療出現革命性進展。傳統治療仰賴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或血管張力素II受體阻斷劑(ARB),近年則新增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empagliflozin)與非類固醇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如:finerenone)等新選項。這些新藥已在多項國際大型臨床試驗中證實,能有效降低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甚至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為患者帶來嶄新的治療契機。不過,這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高血鉀與急性腎功能惡化,尤其對本身腎功能不佳或合併使用多種藥物的患者,更須密切監控。陳永泰分享一位臨床案例:73歲女性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蛋白尿達每日8公克,在評估後自費使用非類固醇MRA治療,三個月內蛋白尿顯著下降五成,療效明確。但後續因出現高血鉀不得不中止用藥,導致蛋白尿反彈。所幸整合團隊迅速介入,營養師調整鉀攝取,最終穩定血鉀,使治療得以重新啟動。類似案例在門診中時常可見,顯示新藥療效穩定與否,需建立在團隊照護與患者配合之上。儘管治療工具日益進步,糖尿病腎病變最關鍵的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初期腎臟病多無明顯症狀,患者常忽略追蹤與治療,等到出現疲倦、水腫、肌酸酐上升等症狀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陳永泰強調,及早發現與介入,是腎臟病治療的第一步。透過整合式照護,從飲食、藥物、運動、生活型態全方位支持,才能真正延緩病程進展,維持患者生活品質。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不只是腎臟科醫師的責任,更是整體醫療體系的挑戰。唯有透過跨專業、跨領域的整合照護模式,方能在多重共病與複雜用藥之間取得平衡,提供病患安全、有效、可持續的醫療照顧。「整合式腎臟病照護中心」代表的不僅是一種醫療服務,更是一種理念的轉變—視患者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攜手抵禦腎功能惡化,實現更好的治療成果與生活品質。